針線縫合傷口可能走入歷史,這款膠水只要60秒便能將傷口黏合.jpg

影片請由此點開←

針線縫合傷口可能走入歷史,這款膠水只要60秒便能將傷口黏合
醫療科學的進步一日千里,最新又有重大突破。美國跟澳洲科學家合作研發出一種超級膠水,能取代縫合手術,快速修補傷口,然後自然揮發,非常神奇。
 
從影片中可看出,現今醫療技術越來越進步,新式療費也越來越貴!「實支實付醫療險」更顯得重要!
 

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的特色是什麼呢?


實支實付又稱限額給付,特色是在於能配合實際醫療支出來填補經濟損失
 
包括
1.住院病房費差額
2.住院期間自行負擔的敷料
3.醫師指示用藥
4.掛號費及證明文件
5.其他外科手術特殊材料費用等

 
透過實支實付的醫療雜費項目實報實銷,保障健保不予給付的自費項目
 
但該怎麼挑選實支實付醫療險呢?要注意四大重點:
1. 給付範圍須包含門診手術
2. 選住院醫療雜費限額高的保單
3. 轉換日額的額度,如果醫療費用太高,就用雜費理賠,醫療費用太低,則改用日額理賠
4. 可用收據副本理賠,以利規劃「雙實支實付」

文章標籤

ph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台女懷孕7個月「沖繩早產」…20歲小夫妻要賠至少168萬.jpg

有時候懷孕中的準父母考慮到寶寶出生後,可能有好長時間無法出國,因此會趁懷孕中期出國,其實出國旅遊,孕婦要考量的風險比一般人多得多 ,但是一旦懷孕,就沒有搭機出國旅遊的可能性了嗎?有哪些相關保障及風險可以注意?
 

1. 醫療篇
 

美國婦產學會建議,孕婦適合出國的時機點落在第二孕期(18~24週),第一孕期與第三孕期都是不適合出國的。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建議,初產婦在懷孕第36週以後不適合再搭飛機出國。
 

2.保障篇:
 

孕婦出國旅遊是否有相關保險可以投保,可以掌握三大重點:
 
A. 孕婦出國應該投保旅平險,再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險條款。除了意外導致醫療行為會理賠,如果是有懷孕相關疾病,例如產後大出血;或是必要性的剖腹產,例如胎兒窘迫、前置胎盤、產程遲滯等,也有可能獲得理賠。其中要注意的是「懷孕、流產或分娩及其併發症」通常為保單中的除外責任,因此如果是單純自然產或是早產可能就無法獲得理賠。
 
B  旅平險或是醫療險都是保障媽媽,但如果是早產寶寶需要進入 保溫箱等相關醫療費用,則無法獲得賠償,除非投保婦嬰險,才會保障到剛出生的小孩。保障項目有妊娠期間的併發症,如早產兒、流產等,以及嬰兒相關的保障,如生育補貼金、嬰兒祝賀金、嬰兒先天性重大殘缺。

圖片解說請由這裡點開←

文章標籤

ph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退休生活要安穩,不在金額多,而在有沒有「穩定現金流」.jpg

最近有許多機構在進行「要準備多少退休金,才能安穩退休」的調查,儘管結論都不相同,但金額都至少是千萬元起跳,許多甚至還有2000、3000多萬元的數字。
 
撇開大多數民眾能不能在退休之前,存到以上至少千萬元的數字,但可別以為到65歲退休那天,打開存摺發現有上千萬存款,就可以放心地過退休生活。
 
其中的原因之一,當然有可能是因為退休後花錢沒有節制所致。因為就算退休時存了金山、銀山,在「人生的欲望無窮無盡」之下,真的很難保這筆錢,不會「很快地花光」。
 
事實上,大多數退休人士感覺錢之所以這麼容易地「快速花光」,很重要的一大關鍵就在於「退休後的理財工具沒有辦法提供穩定的『現金流』」。
而具有「現金流」的理財工具,不但可以定期提供定額的「生活費」,也能夠抑制退休者「花錢超過預期」。目前,具有固定現金流概念的理財工具有高殖利率股票、銀行整存零付定儲存款、月配息基金、小額公債及即期年金險。
 

但是,值得向客戶分析的是:


不論是高殖利率股票、銀行整存零付定儲存款、月配息基金,或是小額公債,缺點都是「只要是屬於『國內』的利息所得,在一定金額(2萬元)以上,都需要繳交健保補充保費」,且只要利息所得(請注意:股票的配息不算「利息所得」,而是屬於「營利所得」)每年超過27萬元時,還要列入個人基本所得額,課徵個人綜合所得稅。
 
甚至,其中的高殖利率股票、月配息基金與類全委保單(變額年金),還有「配息不固定(會造成退休之後每月生活費不固定)」,且「本金有可能折損及歸零」的先天性缺陷,恐怕並不是求退休生活穩定的人,值得優先參考的標的。
 

因此總的來說,想要「免稅」且「可領取固定金額」的退休人士,可以選擇這個←

文章標籤

ph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